close
“我們真是‘歐北來’!”陳亦琳他們說的“歐北來”,在閩南話裡的意思就是“胡亂來”的意思。沒想到這個詞卻成瞭這幾位臺灣青年後來引以為傲的標簽,如今還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品牌瞭。
2011年冬,在一傢公司做設計師的陳亦琳與在花蓮攻讀體育碩士的蔡昇達,相識於一次旅行競賽。獲獎者可免費周遊世界,可惜他們都沒入選。幾個“落敗者”聚到一起,卻迸發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幾個月後,當地流行的社交網站上多瞭一個“歐北來”賬號,這個團隊有瞭正式“番號”和“陣地”,約定每晚10點發佈一篇遊記。
兩年多過去,這群青年把環島旅行變成瞭“用腳對土地說愛”的漫長居旅,借由音樂、影像、文字、設計等專長,點滴記錄寶島少為人知的另一面,並喚起更多離鄉背井的人們“回傢”,重塑傢鄉印象,“一同找尋與創造那被遺忘的美好”。
2012年7月,在“歐北來”成立不到半年的時候,陳亦琳辭職瞭,開始專心準備環島旅行。此前,她唯一一次自行出遊,是2009年夏油煙處理設備天去北京、杭州參加一次夏令營。
“那次旅行給我的震撼很大。”陳亦琳回憶道。先前,這個1989年出生的高雄姑娘一直認為大陸是封閉與落後的。沒想到這次旅行,徹底改變瞭她對大陸的印象。
“我遇到瞭很多很好的人。一個北京的計程車司機,聽說我從臺灣來,帶我去瞭好幾個地方。他說,自己開計程車就是想帶別人跟他一起玩。”彼時還在大學讀書的陳亦琳突然醒悟,原來世界這麼大,旅行這麼好,可以感受到這麼多事情。
畢業後,陳亦琳先在一傢網站做設計,後來跳到一傢專門做企業形象設計的公司。兜兜轉轉之間,她覺得自己離想做的事情越來越遠。每當完成一個項目,她就會想,自己做的這些可以給人們帶來什麼?結果總令她感到沮喪:她的設計與人們生活無關,也無法解決什麼現實的問題。
迷茫中,她不時想到那次去大陸旅行的經歷,她想再出去看看,也許就能找到答案。於是,她廚房油煙處理報名參加瞭一項世界旅行競賽,結果鎩羽而歸,卻收獲瞭幾位有著共同想法的小夥伴。
“歐北來”的年輕人踏上瞭“不限定任何形式可能”的寶島之旅,他們沒有去遊人如織的日月潭、阿裡山,而是從身邊的冷門景點開始,並在網絡上發動更多人尋找草根裡的臺灣。
於是,他們在花蓮太魯閣人的山中部落留宿,在南投探訪私人的變形金剛模型園,又找到高雄一處人跡罕至但景色怡人的山區。他們也認識瞭臺北師大夜市一位收藏荷蘭占據時期臺灣地圖的老木工,聽到瞭臺中逢甲大學附近一位七旬阿婆為給破產子女償債賣炒面炒飯的故事……
去年7月到11月,陳亦琳來到澎湖一個隻有700多人的小島將軍澳嶼。在那裡,她跟漁民學習分辨魚的種類,也知道瞭什麼是對海洋友善的捕魚方式。看到漁民無法與臺灣本島的商傢直接聯絡,賣魚都隨意拿垃圾袋裝,陳亦琳為他們做瞭一個網站,設計產品標識,幫他們繞開中間商的盤剝,實現在線訂購,賣出更好的價錢。
在“歐北來”,陳亦琳終於找到瞭設計師的定位。“就是通過我的設計,讓美好的事情與聲音為更多人看到、聽到。不是做包裝,而是傳遞正確的價值。”旅途中收獲的種種領悟,在她為“歐北來”設計的明信片、T恤衫、網站都得到體現。
蔡昇達:在別人的文化廚房油煙裡,我找到瞭自己的根
皮膚黝黑,有時紮著頭發,很多人以為蔡昇達是少數民族,其實他是出生臺中不折不扣的閩南人。在花蓮的一些部落裡,他每次出現,都有人打招呼:“回來啦?”因為他去瞭太多次,不僅自己去,還帶瞭許多人去,更引回瞭曾經離鄉打工的部落青年。
蔡昇達在花蓮東華大學攻讀體育專業,從本科到碩士,一待就是8年多。與陳亦琳等人結成“歐北來”後,他從身邊鄉鎮開始探索。花蓮好山好水,是旅遊勝地,但蔡昇達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大學同學馬詠恩來自佈農人的部落,帶著蔡昇達回到傢鄉。在那裡,蔡昇達學到瞭當地族人的狩獵文化,聽到一位80多歲的阿嬤用弓琴演奏思念親人的曲子,看到精美絕倫的編織手藝……
蔡昇達覺得這些都太美瞭,可惜部落傳統不斷式微,後繼乏人。後來到瞭阿美人的部落,他更強烈感受到強勢的現代文明對部落傳統的沖擊。他將感觸寫在網上,許多人留言問:“可以跟你們一起去嗎?”
於是,2012年8月,蔡昇達組織瞭一次部落體驗活動,匯集瞭近50名網友參加阿美人每年最大的盛典“豐年祭”。
這次部落體驗成為“歐北來”招牌活動“島嶼拼圖”的雛形。蔡昇達解釋說,所謂“島嶼拼圖”,就是一種參與當地生活的深度居旅。“歐北來”與部落協商,根據季節調整活動內容,以最直接、最真實的方式體驗部落生活。所得收入有65%留給部落組織者,15%成為部落推廣基金。
在他看來,商業並不代表罪惡,重要的是選擇讓商業站在何處。如果讓部落年輕人發現依靠自身文化足以養活自己,那就不失為一種不用離鄉工作的選擇,也增加瞭部落文化被更多人看到從而保存下來的可能性。
“為什麼一些文化的保存這麼困難?博物館的東西,大傢不會覺得跟自己有什麼關系。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建立聯結。我們希望創造出一種人與人的聯結。”蔡昇達說,令他既感動又欣慰的是,今年夏天一場臺風襲擊瞭臺灣東部,馬遠部落發生泥石流,許多參加過“島嶼拼圖”活動的人都問他部落情況如何,是否需要幫助。“這就是聯結建立後的認同感。”
蔡昇達介紹,目前,“歐北來”團隊已開發瞭馬遠佈農人部落、瑞穗阿美人港口部落、蘭嶼達悟人郎島部落等3塊“島嶼拼圖”,未來還會繼續增加。
隨著活動模式越來越成熟,他也有瞭新的感悟。“我之前也餐廳排油煙沒有在尋找什麼,後來發現,我在找自己。有時,我覺得自己好像一個沒有根的人。接觸與自己不同文化時,我竟看到瞭自己本身的文化。”
兩年多來的經歷與體悟,被陳亦琳、蔡昇達和小夥伴們寫進瞭《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一書裡。這群青年還打算籌建公司,將他們的計劃“歐北來”到底瞭。
“一路上的傾聽,讓他們看見許多用錢也買不到的夢想,而這也成為推動他們繼續向前的夢想。生命從來不曾綁住你,你自己不選擇被囚禁,不墨守成規,才能看見人生的另一道風景!”“歐北來”青年的旅程多選擇冷門景點,但他們的網站上有這樣一句話,讀來卻是滿滿的熱血。(記者韓淼 陳鍵興)
高溫津貼數年未漲 尷尬瞭誰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瞭,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A63EC1936892B39D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